我們的故事部落格文章

好友貨運創辦人-蔡峰松

好友搬家公司,自 1998年11月開始成為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認定之消保團體崔媽媽基金會審核授證《全國優良搬家公司》,該公司由 蔡峰松於1979年土城創辦成立。2009年,20車35人創造6000個搬遷服務。

 

好友搬家董事長蔡峰松說話的風格很「古意」,他的企業經營風格也是。所謂「古早味」的搬家公司,其實就是充滿了濃濃人性味的搬家公司。

好友搬家位於公寓2樓的辦公室,沒有精美的裝潢,一半的空間是刻意留給員工的休息室,看得出老闆對於員工的重視。蔡松峰為了照顧員工,還在公司裡成立了福委會,提撥相對金額做為員工的基金,遇到人生中五子登科的大事,都可以先由基金裡借一筆不需要利息的資金應急。而且,動用基金的印章共有三個,其中有兩個都放在員工身上,而不是公司身上。

蔡峰松的辦公室座位後方,掛著一塊醒目的匾:英才得展。那是他當選雙和貨運聯誼會副會長時,一共十七家貨運業者同行致贈的,可見他在這個行業的份量之重,以及受到業界歡迎的程度之高。

服務就是勇於負責、要有熱忱

這份地位與敬重,來自他的苦幹實幹,以及絲毫不花俏的經營理念:一心只為了幫客戶解決問題、提供最好的服務。他經營起家的貨運公司是如此,在企業經營中段新增搬家業務也是如此。目前好友的業務量,搬家約佔五分之二,貨運則佔五分之三。談到好友的特色,古意的蔡峰松只簡單地說了一句:新式搬家該有的,好友都有,最大的特色就是兩個字:服務。

「什麼是服務?就是要勇於負責、要有熱忱。」蔡峰松回憶他年輕時如何以「服務」成功地贏得了一個「一試成主顧」的客戶,持續來往超過 20年,至今仍然是他忠實顧客。

「當時我幫一家很大的毛衣工廠運貨,車子的滿載量是 18包,結果來了 20包,剩下 2包衣服怎麼辦呢?我跟對方說,沒關係,那2包我幫你想辦法,你不用再多付我運費,我還是幫你載。我心裡想的只是本著服務的精神,結果之後就隨著這家公司一起成長,記得是民國75年左右開始做他的生意,從每個月收他運費二百餘元一直到現在一個月三、四十萬元,一直到它發展到最高峰。」

「隨著雙方不斷地成長,後來我們忙到都沒有時間見面詳談,只憑著他對我的信任和默契做事,比方說他的成品在中國大陸加工後,貨櫃運回來,就傳真告訴我,說貨櫃已經進來,之後的流程都由我負責,反正他知道我會幫他處理好,我跟客戶是可以取得這樣程度的信任。當時很多同業也想做他的生意,但是這家公司,如果用開玩笑的誇張說法,我在他們公司可說是可以橫著走的,呵呵~」這家公司,在蔡峰松第一次接觸時名為青達針織,後來規模擴大,更名為協?。

還有一家客戶也曾被蔡峰松的專業與自信折服。第一次的服務經驗,是客戶表示有才積 5000才必須在兩天之內送到貨櫃場出完貨,結果別家貨運行都估計需要 6個工作天才能辦到,但蔡峰松卻自信滿滿地表示,兩天就可以完成任務。客戶起初並不相信,認為蔡峰松是在開玩笑,結果卻讓客戶跌破眼鏡,豎起大拇指佩服,從此也成為忠實顧客。

成功秘訣:管理得法,待員工如家人

蔡峰松分析,他可以這麼自信的原因,是因為他有辦法能夠管理自己的搬運師傅。「假如我沒有辦法管理好自己的員工,我出去外面沒有辦法做生意的。 我常講,楊麗花的歌仔戲,如果只有楊麗花一個人唱,那並不好聽,沒有後面那些樂隊和佈景,叫任何人來清唱,就算是江蕙,沒有搭上服裝和舞台場景等設計,也不會有那麼多觀眾去看。所以,我總是覺得自己很幸運,我在前面打仗,老婆當後勤,如果沒有她來管理員工,我前面的子彈總有一天會打完。」

談起管理員工的秘訣,蔡峰松認真地說,所謂管理,要管也要理,你管他,不理他,會出事;你理他,但不管他,也會出事。「貨運司機的工作其實是很辛苦的,如果一個星期能夠有兩個晚上在家裡睡覺,那就是很幸福的了;所以我的管理方法,就是從他們的另一半開始著手,請他們的老婆幫我管理先生。」

「我會跟老婆說,妳的老公在外面工作很辛苦的,我會幫妳看著他,不要在外面出亂子,但是妳也要幫忙我,他回到家時對他溫柔一點,可以跟他說:老公給你親一個,或是我等你回來吃晚餐之類好聽的話;不要跟他耍性子,要他出門被車撞死這類口頭上隨性的言語,因為這會衍生一個問題,本來沒有什麼大事的,就因為他心情不好,到客戶那邊,就算是一點兒小事也會變成大問題。如果在家老婆對他溫柔一些,遇到客戶那邊發生事情,他只要想到家裡的老婆在等著他,就會讓它過去,不會發生狀況。託他們的老婆幫忙管,我就省了一半的力量。」

此外,嚐過貧窮滋味的蔡峰松,對於「貧賤夫妻百事哀」也有很深的體會;對公司而言,員工只要家庭穩定,就不容易出狀況,在工作上也會比較有表現,所以他使用的另一個管理方式,就是從金錢方面著手。

「 讓另一半知道老公賺多少錢,相對地,問題就會減少。當貧窮從前門進來的時候,幸福就從後面溜走。愛情和麵包,少一樣都不行。到現在,我以我的員工為榮。怎麼說呢?他們的太太告訴我,以前去菜市場時,為了省錢,都挑品質差的買,現在則都買最好的。我的榮譽感來自我有能力改善員工的生活,讓他們從租房子到買房子,雖然我使用的是最原始的管理方法,不是什麼大師理論,但我始終相信,這一套到現在為止最管用。」

把員工當家人的蔡峰松,也很重視員工旅遊,因為他希望家人來參與,特別是伴侶。「讓你的老婆來參加,她可以知道公司的業務是什麼?老闆是怎麼樣的一個人?這樣她才會放心。」

經營搬家公司 每一個案子都在考驗服務實力

隨著政策西進,工廠紛紛移轉到海外,當時蔡峰松在民國83年隨著中華民國物流協會去日本參觀物流業,受到很大的啟發,再加上面臨同業削價競爭的惡性循環態勢,他回台後亟思轉型,立刻就與某大零售業者商議合資成立物流公司,但後來因股權談不攏而作罷;蔡松峰於是看上另一個相關的產業:搬家。

古意的蔡峰松,跳進搬家這個領域之後,才驚覺「沒想到搬家是另一個行業。」在他的心目中,貨運是很單純的工作,就是把貨品從甲地運到乙地;但搬家則完全是另一回事,包括估價、各種家具在搬運過程中的包裝保護、流程的規劃等等;在一個因緣際會下,他在另一位也是由貨運跨入搬家的同業身上,看到如何經營搬家公司,特別是客戶使用一紙傳真就能叫車搬家,讓蔡峰松大開眼界,瞭解之後才發現是因為加入了崔媽媽搬家公司評鑑的緣故,因此在民國 87年就獲得了崔媽媽基金會的推薦,經營也開始逐漸上軌道。

「當我們手心向上,向人家要東西的時候,一定要先手心向下,看看自己付出了多少。」這是蔡峰松經營事業的哲學,運用在搬家事業也是如此。蔡峰松認為, 搬家行業是一個立即檢驗實力的行業,業者必須要憑自己的實力表現才能勝出,因為這個行業對消費者而言,不是常態性的民生需求,而是可能好幾年才會出現一次的需求,如果業者沒有紮實的基本功,一出去就破功。

好友承諾,永遠給消費者最好的

「好友搬家最大的特色有二: 第一,每位司機都是年輕力壯、充滿服務意識的;第二,我每一位員工的態度都是陽光的。」蔡峰松自豪地說,「我常給員工們一個觀念,吃虧就是占便宜,從你踏進客戶的大門的那一刻,就會決定你這趟搬家的過程和結果是否愉快與順利。首先要給客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因此我們的師傅,服裝儀容都是很整潔的;其次,要主動向客戶表明自己的身份,包括姓名、服務的公司,以及客服電話號碼,讓客戶能夠放心,進而建立良好的信任;第三,在整個搬運的過程中,於合理的範圍內盡量順客戶的意,少爭執發生的機會,因為這樣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好友搬家喊出「好友承諾,永遠給消費者最好的」服務精神,提供美好的居家生活,以及美好的工作環境;好友搬家以「家」「生活」做為出發點,再以「專業」做為基礎,為每個男主人、女主人、行政機關、公司企業、社會團體,完成消費者對每一個家、每一個工作環境的要求。

同時,蔡峰松仍秉持著他的「古意」經營風格,致力要求好友搬家整個團隊的服務品質及形象,讓人人印象中粗劣的搬家業轉化為具有優良品質的服務業,「未來我們也將繼續承襲著三十年來踏實負責的服務精神,繼續在台灣這塊美麗的土地上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打拚,更期待未來每個美好的『生活』,能有好友的參與和加入,感受好友的用心。」

(節錄至 崔媽媽基金會 優良搬家網)

[ 註記:  “好友搬家” 為 “好友貨運有限公司” 旗下經營之搬家部門品牌名稱 ]